月季的繁殖方式多樣,對于“月季三棵根靠什么繁殖”,主要依據其具體的培育需求和環(huán)境條件選擇合適的繁殖方法。
無性繁殖是月季三棵根常用的繁殖方式,其中又以扦插為主。扦插是將健康的枝條剪成一定長度(一般10 - 15厘米左右),保留上部2 - 3片葉子,下端斜剪,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后插入疏松透氣、排水良好的基質(如蛭石、河沙等混合基質)中,保持適宜的溫度(18 - 25℃)、濕度(空氣相對濕度在80% - 90%為宜),并且給予適當的散射光照,大約3 - 4周左右就可以生根。這種繁殖方式能夠保持母本的優(yōu)良特性,并且操作相對簡單,成本較低。
分株繁殖也是無性繁殖的一種。當月季植株生長較為茂盛時,在春季或者秋季,將整株挖出,根據根系的自然走向,用干凈鋒利的刀具將植株分成若干部分,每部分都帶有完整的根系和芽眼,然后分別種植到準備好的土壤中。這種方式適合于叢生性強的月季品種,而且分株后的幼苗成活率較高。
壓條繁殖同樣屬于無性繁殖。選擇健壯的枝條,將其彎曲埋入土中或者用濕潤的苔蘚包裹后用塑料薄膜密封固定,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,等到枝條生根后再與母株分離,成為新的植株。這種方法對母株有一定要求,并且繁殖效率相對較低。
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,但這種方式并不常用在月季三棵根的繁殖上。因為通過種子繁殖的月季后代會發(fā)生性狀分離,很難保證會遺傳母本的優(yōu)良特性,并且從播種到開花的時間較長,通常需要2 - 3年甚至更久。對于一些想要培育新品種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情況,種子繁殖也有一定的意義。如果要采用種子繁殖,要采集成熟的果實,取出種子經過清洗、消毒、催芽等處理后播種到育苗基質中,控制好溫度、光照和水分等條件等待發(fā)芽。
除了上述傳統(tǒng)的繁殖方式外,現在還有組織培養(yǎng)技術可以用于月季的繁殖。它是利用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原理,在無菌條件下將月季的莖尖、葉片等外植體接種到特定的培養(yǎng)基上,經過誘導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。這種方式可以快速繁殖大量遺傳性一致的月季植株,但是技術要求高、成本大,一般只在實驗室或者大型育種機構使用。
品名:月季
高度:40~70cm
特點:耐寒性強,花量大,生長快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四季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容器苗/裸根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