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槐開的是白色或淡黃色的花朵,花落后會結(jié)出長條形的豆莢。刺槐(學名:Robinia pseudoacacia),又名洋槐、白槐,是豆科刺槐屬的一種落葉喬木。原產(chǎn)于北美洲東部,現(xiàn)已廣泛引種到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。在中國,刺槐通常在
刺槐開的是白色或淡黃色的花朵,花落后會結(jié)出長條形的豆莢。
刺槐(學名:Robinia pseudoacacia),又名洋槐、白槐,是豆科刺槐屬的一種落葉喬木。原產(chǎn)于北美洲東部,現(xiàn)已廣泛引種到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。在中國,刺槐通常在春季4-5月間開花,花期較短,一般為10-15天左右。其花序為總狀花序,花朵密集,每朵花由5片花瓣組成,花瓣呈蝶形,上部兩片較大,顏色多為白色,偶爾可見淡黃色變種。花香濃郁,吸引大量蜜蜂和蝴蝶前來授粉,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。
花落后的變化
- 果實形成:刺槐花落后,受精的子房逐漸發(fā)育成果實,即刺槐豆莢。豆莢呈長條形,長度可達10-20厘米,寬度約1-1.5厘米,成熟時呈黃褐色或黑褐色。
- 種子成熟:豆莢內(nèi)部含有多個種子,種子扁平,形狀類似豌豆,顏色從綠色逐漸變?yōu)樽睾谏?。每個豆莢內(nèi)可含3-10顆種子,種子具有較高的發(fā)芽率。
- 落葉與休眠:秋季,隨著氣溫下降,刺槐的葉子逐漸變黃并脫落,進入冬季休眠狀態(tài)。樹干和枝條變得較為光禿,但豆莢可能仍掛在樹上,直至次年春季新葉萌發(fā)時才會完全掉落。
生態(tài)與應用價值
- 生態(tài)功能:刺槐根系發(fā)達,具有固氮能力,能改良土壤,增加土壤肥力,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樹種。
- 觀賞價值:刺槐花色潔白,花香四溢,是城市綠化和園林景觀中的重要觀賞樹種。
- 經(jīng)濟價值:刺槐木材堅硬,紋理美觀,可用于制作家具、地板等;花蜜豐富,是優(yōu)質(zhì)的蜂蜜來源;豆莢和種子可作為飼料或提取天然染料。
刺槐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植物,還具有重要的生態(tài)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價值。
品名:刺槐
高度:10~30m
特點:耐寒性強,挺拔高大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春秋冬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種子/1~2年苗/直徑3~20公分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