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蒲公英絨毛并非種植對象,蒲公英的繁殖主要依靠種子。**以下是蒲公英較為詳細的種植方法:一、播種選種:選擇飽滿、無病蟲害的蒲公英種子。可以購買專門培育的優(yōu)良品種,也可以收集野生蒲公英成熟的種子。野外
**蒲公英絨毛并非種植對象,蒲公英的繁殖主要依靠種子。**以下是蒲公英較為詳細的種植方法:
一、播種
- 選種:選擇飽滿、無病蟲害的蒲公英種子。可以購買專門培育的優(yōu)良品種,也可以收集野生蒲公英成熟的種子。野外采集時,要確保周邊環(huán)境沒有污染。
- 播種時間:春、秋兩季都可播種,春季3 - 5月,秋季8 - 10月,但以春播為主。春播當年即可采收,秋播第二年采收。
- 土壤準備:蒲公英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但仍以土層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為宜。整地時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 - 3000千克、過磷酸鈣20 - 30千克作基肥,深耕細耙,使土肥融合,整平做畦,畦寬1 - 1.2米。
二、田間管理
- 澆水: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,一般4 - 7天即可出苗。出苗后根據(jù)土壤墑情適時澆水,避免干旱和積水。夏季高溫時應在早晚澆水,冬季則減少澆水次數(shù),以免凍傷根部。
- 中耕除草:幼苗期要及時中耕除草,促進根系發(fā)育。封壟后停止中耕,采用人工拔除雜草。也可在播種前使用安全有效的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,如乙草胺等,按照說明書推薦劑量使用。
- 追肥:當植株長到10 - 15厘米高時,追施一次氮肥,每畝用尿素10 - 15千克;封壟前再追施一次復合肥,每畝15 - 20千克,以滿足生長需求。
- 病蟲害防治:蒲公英抗病蟲能力較強,但在高溫高濕季節(jié)也易發(fā)生葉斑病、白粉病等病害,可用百菌清、多菌靈等藥劑防治;蚜蟲、菜青蟲等害蟲可用吡蟲啉、氯氰菊酯等藥劑防治。注意交替用藥,嚴格按照農(nóng)藥安全間隔期采收。
三、采收加工
- 采收:播種當年或翌年春季,當葉片長至15 - 20厘米高時即可采收。采收時應留茬3 - 5厘米,以便再生。每次采收后要及時追肥澆水,促進新葉萌發(fā)。
- 加工:將采收的蒲公英去掉泥土和雜質(zhì),洗凈晾干或曬干。干燥后的蒲公英可直接入藥或制成茶飲、食品等。如果想保存更長時間,可以進一步烘干,使水分含量降低到10%以下。
品名:蒲公英
高度:30~50cm
特點:花量大,生長快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