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植物學和藥用特性方面,白菊花和蒲公英根有著明顯的區(qū)別:
1. 植物來源與外觀不同
白菊花是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頭狀花序。花朵通常為白色,呈碟形或球形,直徑約2-3厘米。而蒲公英根則是菊科蒲公英屬植物的根部,根呈肉質(zhì),長圓錐形,外皮黃褐色,內(nèi)部乳白色,斷面有白色乳汁滲出。
- 生長環(huán)境差異
白菊花多生長于山坡草地、路邊及灌木叢中,喜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土壤。蒲公英則廣泛分布于溫帶地區(qū),常見于田野、路旁、荒地等處,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高。
3. 藥用功效不同
白菊花性微寒,味甘苦,歸肺、肝經(jīng)。具有散風清熱、平肝明目之功。用于治療風熱感冒、頭痛眩暈、目赤腫痛、眼目昏花等癥?,F(xiàn)代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其還具有抗菌消炎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蒲公英根性寒,味甘苦,歸肝、胃經(jīng)。有利濕通淋、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(jié)的功效??捎糜谥委煗駸狳S疸、熱淋澀痛、癰腫瘡毒等病癥。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它還有助于調(diào)節(jié)血糖血脂、增強免疫力等。
- 采收加工方式各異
白菊花一般在秋季花開時采摘,曬干或低溫干燥后入藥。蒲公英根則多在春、秋二季挖取,除去莖葉及須根,洗凈泥土,曬干或切片干燥備用。
- 應用場景有所區(qū)別
白菊花常被用來泡茶飲用,可單獨沖泡或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;也作為中藥方劑中的重要成分之一。蒲公英根更多地應用于煎湯內(nèi)服,也可制成膠囊等形式服用;在一些地方還被當作野菜食用。
雖然同屬菊科植物,但白菊花與蒲公英根無論是在形態(tài)特征還是功能主治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。正確區(qū)分二者有助于合理選擇并利用它們各自的藥用價值。
?
品名:蒲公英
高度:30~50cm
特點:花量大,生長快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