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公英、決明子、梔子、淡竹葉均為傳統(tǒng)中藥材,具有各自的藥用價值和功效。
蒲公英:全草可入藥,性寒,味苦甘。蒲公英有利尿、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(jié)等功效,可用于治療乳癰、瘰疬、疔毒瘡腫、濕熱黃疸、目赤咽痛、肺癰吐膿、腸癰腹痛、熱淋澀痛、水腫尿少等病癥,在民間還有“尿床草”的別稱,表明其利尿作用明顯。現(xiàn)代研究表明蒲公英還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炎、保肝利膽的作用。
決明子:為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干燥成熟種子,性微寒,味甘、苦、咸。決明子能清肝明目、潤腸通便,主要用于目赤澀痛、羞明多淚、頭痛眩暈、目暗不明、大便秘結(jié)等癥狀。從現(xiàn)代醫(yī)學(xué)角度來看,它含有大黃素、大黃酚等成分,有助于降低血脂、調(diào)節(jié)血壓、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對預(yù)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幫助。
梔子: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,性寒,味苦。梔子具有瀉火除煩、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等功效,可用于治療熱病心煩、肝火目赤、頭痛、濕熱黃疸、淋證、血痢、癰腫瘡瘍、跌打損傷等癥。梔子中含有的梔子苷等成分,能夠促進膽汁分泌,起到保肝利膽的效果,并且有一定的鎮(zhèn)靜安神作用。
淡竹葉: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干燥莖葉,性寒,味甘、淡。淡竹葉有清熱瀉火、除煩止渴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常用于治療熱病煩渴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小便短赤、熱淋澀痛等病癥。它能清心除煩,對于因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煩失眠等癥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?
品名:蒲公英
高度:30~50cm
特點:花量大,生長快,適應(yīng)性好。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(yīng)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