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算養(yǎng)羊場草量的核心公式為:總需草量 = 羊只數量 × 每只羊日均采食量 × 飼養(yǎng)天數每只羊日均采食量的確定一般來說,成年綿羊的日采食干物質約為自身體重的2% - 4%,山羊約為2.5% - 3.5%。例如,一只體重為50千克的成年綿羊,其每天采食干物質最低為50×2% = 1千
計算養(yǎng)羊場草量的核心公式為:總需草量 = 羊只數量 × 每只羊日均采食量 × 飼養(yǎng)天數
- 每只羊日均采食量的確定
- 成年綿羊的日采食干物質約為自身體重的2% - 4%,山羊約為2.5% - 3.5%。一只體重為50千克的成年綿羊,其每天采食干物質為50×2% = 1千克,為50×4% = 2千克。
- 采食量還受多種因素影響,如品種(不同品種的羊在采食量上存在差異,一些肉用品種可能采食量相對較大)、性別(公羊一般比母羊采食量大)、年齡(幼齡羊隨著生長采食量逐漸增加,到成年后趨于穩(wěn)定)、生理狀態(tài)(懷孕母羊、哺乳母羊采食量會有所增加)。對于處于繁殖期的母羊,其日采食量可能會比平時增加30% - 50%左右。
- 草料的種類與折算
- 養(yǎng)羊場使用的草料種類多樣,包括青干草、青貯飼料等。青干草的營養(yǎng)價值相對較高,含水量較低,一般在15%以下;青貯飼料含水量較高,在65% - 75%左右。
- 如果以青干草作為主要草料進行計算,那么可以直接按照上述日均采食量計算總需草量。但如果使用青貯飼料,由于含水量高,需要進行折算。假設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為25%,要滿足一只羊一天1.5千克干物質的需求,則需要青貯飼料1.5÷25% = 6千克。
- 場地面積與草場產草量估算(如果養(yǎng)羊場有自有草場)
- 對于天然草場,不同類型的草場產草量差異很大。優(yōu)質的溫帶草原,每公頃每年可產鮮草3000 - 6000千克左右,其中干物質含量約占鮮草總量的15% - 20%。每公頃產鮮草4000千克,干物質含量按18%計算,則干物質產量為4000×18% = 720千克。
- 如果是人工種植的苜蓿草場,每公頃每年可產干草3000 - 5000千克左右。在估算草場能提供的草量時,還需要考慮草場的利用效率,例如放牧強度、輪牧制度等。合理的輪牧制度可以提高草場的產草量和草料質量,通常情況下,將草場劃分為若干個小區(qū)輪流放牧,每個小區(qū)放牧后要讓草場有足夠的時間恢復生長。
- 季節(jié)性因素的影響
- 在冬季,由于氣溫低,草場停止生長或者生長緩慢,羊對能量和營養(yǎng)的需求增加,此時可能需要額外補充精飼料或者增加干草的供應量。冬季羊的日采食量可能會比其他季節(jié)增加10% - 20%左右。
- 春季新草剛開始生長時,草料供應可能存在不足的情況,也需要提前儲備足夠的草料。而夏季草場草料豐富,但要注意防止羊過量采食導致消化不良等問題,同時也要做好草料的儲存工作,以備秋冬之用。
春夏秋冬四季常用的養(yǎng)羊牧草推薦品種:
1.黑麥草(秋冬早春牧草,低溫生長)
2.魯梅克斯(葉菜類植物,低溫生長,耐寒性好)
3.紫花苕(早春生長快速,適應性好)
4.甜高粱(夏季牧草,喜歡高溫高熱,產量高)
5.玉米草(夏季牧草,喜歡高溫高熱,產量高)
6.蘇丹草(夏季牧草,喜歡高溫高熱,產量高)
7.高丹草(夏季牧草,喜歡高溫高熱,產量高)
8.紫花苜蓿(牧草,高營養(yǎng),耐寒多年生,適合青貯曬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