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葉、菖蒲、藿香和佩蘭是中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中常用的草藥,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文化意義。
艾葉
艾葉(學名:Artemisia argyi)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主要分布在中國、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。艾葉在中醫(yī)中被廣泛用于溫經(jīng)散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。其揮發(fā)油成分具有抗炎、抗菌作用,常用于治療婦科疾病、風濕痛癥等。民間還常用艾葉熏煙驅(qū)蚊蟲,端午節(jié)時懸掛艾草于門上以避邪氣。
菖蒲
菖蒲(學名:Acorus tatarinowii)屬于天南星科,多生長于水邊濕地。菖蒲根莖入藥,性味辛溫,歸心、肝經(jīng),具有開竅醒神、化濕和胃的作用,適用于治療癲癇、昏迷不醒、脘腹脹滿等癥狀。菖蒲還被用作環(huán)境凈化劑,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(zhì)。
藿香
藿香(學名:Agastache rugosa)為唇形科植物,原產(chǎn)于亞洲東部,現(xiàn)世界各地均有栽培。藿香全草可入藥,味辛性微溫,歸脾、胃經(jīng),功能芳香化濕、解暑止嘔,對夏季感冒、惡心嘔吐、食欲不振等有良好療效。現(xiàn)代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藿香含有多種活性成分,如黃酮類化合物、揮發(fā)油等,對人體健康有益。
佩蘭
佩蘭(學名:Eupatorium fortunei)是菊科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見于中國南方地區(qū)。佩蘭全草入藥,性平味甘淡,歸肺、脾經(jīng)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,可用于治療水腫、小便不利、皮膚瘙癢等問題。佩蘭也是一味重要的芳香植物,其香氣清新宜人,能夠提神醒腦,改善室內(nèi)空氣質(zhì)量。
這四種草藥不僅在中醫(yī)藥領域占有重要地位,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。通過合理利用這些天然資源,可以更好地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。
品名:菖蒲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花量大,生長快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四季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順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裸根/盆栽
種類:黃菖蒲,水菖蒲,金葉石菖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