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蒡、人參、決明子、陳皮這四種藥材在中醫(yī)中都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,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適應癥。
牛蒡
牛蒡(學名:Arctium lappa),又稱惡實、大力子等,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部和果實均可入藥。牛蒡性寒,味甘、辛,歸肺、胃經(jīng),主要功效為疏散風熱、宣肺透疹、解毒利咽。適用于風熱感冒引起的發(fā)熱、頭痛、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癥狀?,F(xiàn)代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牛蒡還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降血糖等作用,對改善皮膚狀況、促進消化也有一定幫助。
人參
人參(學名:Panax ginseng),被譽為“百草之王”,是著名的補益藥材。人參性溫,味甘、微苦,歸心、肺、脾、腎經(jīng),主要功效為大補元氣、復脈固脫、益智安神。適用于體虛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失眠健忘、心悸氣短等癥。人參中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如人參皂苷、多糖等,對人體具有廣泛的生理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,能夠增強免疫力、提高抗疲勞能力、改善心血管功能等。
決明子
決明子(學名:Cassia obtusifolia),又名草決明,是豆科植物決明的成熟種子。決明子性微寒,味甘、苦、咸,歸肝、大腸經(jīng),主要功效為清熱明目、潤腸通便。常用于治療目赤腫痛、視力模糊、便秘等癥。研究表明,決明子含有大黃素、大黃酚等多種蒽醌類化合物,這些成分不僅能夠促進腸道蠕動,還有一定的降血壓、降血脂效果。
陳皮
陳皮(學名: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. chinensis),即橘子的干燥成熟果皮,以存放時間越久越好而得名。陳皮性溫,味苦、辛,歸肺、脾經(jīng),主要功效為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。適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、惡心嘔吐、咳嗽痰多等癥狀。陳皮中的揮發(fā)油、黃酮類物質(zhì)等成分,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,緩解胃腸不適,同時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。
綜合應用
這四種藥材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根據(jù)具體病情進行配伍使用,如將牛蒡與陳皮搭配,可用于治療風熱感冒伴有咳嗽痰多的情況;而人參與決明子的組合,則適合于體虛兼有視物不清、便秘的患者。通過合理配伍,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但在使用任何中藥之前,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師,確保安全有效。
品名:人參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藥性好,容易種植,適應性強。
種植量:0.5~1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