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四味藥材——桂枝、萸肉(山茱萸)、甘草和人參,在中醫(yī)中具有重要的地位,常被用于治療多種疾病。下面將分別介紹這四種藥材的特點、功效及使用方法。
桂枝
來源: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。
性味歸經(jīng):辛、甘,溫。歸心、肺、膀胱經(jīng)。
功效:
- 發(fā)汗解表:用于風寒感冒引起的發(fā)熱、頭痛。
- 溫通經(jīng)脈:可用于治療風濕痹痛、四肢冷痛等。
- 助陽化氣:適用于心悸、胸悶等癥狀。
用法用量:常用量3~9克,煎湯服用。
山茱萸(萸肉)
來源: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實。
性味歸經(jīng):酸、澀,微溫。歸肝、腎經(jīng)。
功效:
- 補益肝腎:對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有良好效果。
- 收斂固澀:可治遺精滑泄、尿頻、崩漏帶下等癥。
- 強筋骨:對于因肝腎虧虛導致的筋骨無力有一定的療效。
用法用量:常用量6~12克,煎服或入丸散。
甘草
來源: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。
性味歸經(jīng):甘,平。歸心、肺、脾、胃經(jīng)。
功效:
- 和中緩急:能緩解腹痛、嘔吐等癥狀。
- 解毒:可用于中毒性疾病以及藥物中毒的輔助治療。
- 調(diào)和諸藥:作為中藥方劑中的調(diào)和藥,增強其他藥物的效果。
用法用量:常用量1.5~9克,煎服。外用適量。
人參
來源: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。
性味歸經(jīng):甘、微苦,平。歸肺、脾、心、腎經(jīng)。
功效:
- 大補元氣:適用于體虛乏力、精神不振等情況。
- 生津止渴:可用于熱病傷津、口干舌燥。
- 安神益智:有助于改善記憶力減退、失眠等問題。
用法用量:常用量3~9克,煎服;或研末吞服,每次0.5~1.5克。長期大量服用需謹慎,以免產(chǎn)生不良反應。
以上四種藥材在中醫(yī)臨床上應用廣泛,但具體使用時應根據(jù)個人體質(zhì)和病情由專業(yè)醫(yī)生指導,避免自行配伍使用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風險。
品名:人參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藥性好,容易種植,適應性強。
種植量:0.5~1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