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術籽的收獲方法主要依賴于其生長周期和成熟度的判斷,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是選擇在白術籽完全成熟時進行人工采摘。
-
收獲時間:通常情況下,白術籽在種植后的第二年秋季開始成熟,具體時間大約在9月至10月之間。白術籽的顏色由綠色逐漸變?yōu)辄S褐色或深棕色,種皮變得干燥,輕輕搖晃植株可以聽到種子碰撞的聲音,這表明種子已經(jīng)成熟,可以收獲了。
-
觀察植株變化:在收獲季節(jié)到來之前,需要定期觀察白術植株的變化,特別是花序部分。當大部分果實呈現(xiàn)上述成熟特征時,即為收獲時機。過早收獲會導致種子未充分發(fā)育,影響發(fā)芽率;而過晚則可能因自然脫落或鳥類啄食造成損失。
-
收獲技巧:使用剪刀或小刀將成熟的果穗整株剪下,避免直接用手拉扯,以免損傷植株或其他未成熟的果實。對于已經(jīng)自然脫落的種子,也可以收集起來,但需注意篩選去除雜質(zhì)和不健康的種子。
-
后處理與儲存:收獲后的白術籽應放置于通風良好、陰涼干燥處晾干,可采用攤曬法或機械烘干(溫度控制在40℃左右),以加速水分蒸發(fā),防止霉變。晾干后,通過篩選去除空殼、碎屑等雜質(zhì),然后裝入干凈的布袋或塑料容器中密封保存,置于低溫、干燥環(huán)境中,以保持種子活力。
-
注意事項:
- 收獲過程中要輕拿輕放,減少對種子的物理損傷。
- 避免在雨天或濕度較高的天氣條件下進行收獲,以防種子受潮。
- 對于大規(guī)模種植,可以考慮采用機械化設備輔助收獲,提高效率。
掌握正確的收獲時間和方法,結合適當?shù)暮筇幚泶胧?,能夠確保白術籽的高效、高質(zhì)量收獲。
品名:白術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生長快,抗性好,產(chǎn)量高。
種植量:3~4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種子/種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