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芷、白術與白芨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它們的植物來源、藥用部位、性味歸經、功效主治等方面。植物來源白芷:來源于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。白術:來源于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。白芨:來源于蘭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塊莖。藥用部位白芷:根部。白
白芷、白術與白芨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它們的植物來源、藥用部位、性味歸經、功效主治等方面。
-
植物來源
- 白芷:來源于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。
- 白術:來源于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。
- 白芨:來源于蘭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塊莖。
-
藥用部位
- 白芷:根部。
- 白術:根莖。
- 白芨:塊莖。
-
性味歸經
- 白芷:辛、溫,歸肺、胃、大腸經。
- 白術:甘、苦、溫,歸脾、胃經。
- 白芨:苦、甘、澀,微寒,歸肺、肝、胃經。
-
功效主治
- 白芷:解表散寒,祛風止痛,宣通鼻竅,燥濕止帶,消腫排膿。常用于治療感冒頭痛、眉棱骨痛、牙痛、鼻淵、濕熱帶下等癥。
- 白術: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,止汗,安胎。主要用于脾胃虛弱、食少便溏、水腫尿少、自汗、胎動不安等癥。
- 白芨:收斂止血,消腫生肌。適用于咳血吐血、外傷出血、瘡瘍腫毒、皮膚皸裂等癥。
-
臨床應用
- 白芷: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、牙痛、鼻炎、鼻竇炎等。
- 白術:廣泛應用于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,如脾胃虛弱、食欲不振、腹瀉、水腫等,也可用于妊娠期胎動不安。
- 白芨:多用于內外出血、創(chuàng)傷愈合、燒傷燙傷等,具有較好的止血和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。
-
注意事項
- 白芷:陰虛血熱者慎用。
- 白術:用量不宜過大,以免引起口干舌燥。
- 白芨:孕婦慎用,因其有較強的收澀作用,可能影響胎兒。
通過以上對比,可以看出這三種藥材在植物來源、藥用部位、性味歸經、功效主治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,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。
品名:白術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生長快,抗性好,產量高。
種植量:3~4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種子/種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