鶴崗藍萼鼠尾草(Salvia glabrescens)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屬于唇形科鼠尾草屬。其種子具有以下特點和用途:種子形態(tài):鶴崗藍萼鼠尾草的種子通常呈橢圓形或卵圓形,表面光滑,顏色為深棕色或黑色。種子較小,長約1-2毫米,寬約0.5-1毫米。生長習性:鶴崗藍萼鼠尾草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、排水
鶴崗藍萼鼠尾草(Salvia glabrescens)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屬于唇形科鼠尾草屬。其種子具有以下特點和用途:
-
種子形態(tài):鶴崗藍萼鼠尾草的種子通常呈橢圓形或卵圓形,表面光滑,顏色為深棕色或黑色。種子較小,長約1-2毫米,寬約0.5-1毫米。
-
生長習性:鶴崗藍萼鼠尾草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。它耐旱、耐寒,適應性強,適合在北方地區(qū)種植。種子發(fā)芽溫度一般在20-25℃之間,適宜的土壤pH值為6.0-7.5。
-
播種方法:
- 直接播種:春季或秋季將種子均勻撒播在準備好的苗床上,覆蓋一層薄土,保持土壤濕潤,一般10-15天后可出苗。
- 育苗移栽:先在室內(nèi)育苗,待幼苗長到4-5片真葉時,再移栽到大田或花盆中。育苗期間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,避免病蟲害的發(fā)生。
-
用途:
- 觀賞價值:鶴崗藍萼鼠尾草的花朵呈藍色或藍紫色,花期較長,是園林綠化和庭院裝飾的良好選擇。
- 藥用價值:部分研究表明,鶴崗藍萼鼠尾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,其根、莖、葉可以用于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等傳統(tǒng)中藥用途。
- 生態(tài)價值:作為本土植物,鶴崗藍萼鼠尾草能夠改善土壤結(jié)構(gòu),增加生物多樣性,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有積極影響。
-
栽培管理:
- 澆水: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,特別是在干旱季節(jié)要注意及時補水。
- 施肥:生長期內(nèi)可適當施用復合肥或有機肥,促進植株健壯生長。
- 修剪:定期修剪枯枝敗葉,促進通風透光,減少病蟲害的發(fā)生。
-
病蟲害防治:
- 常見病害:包括灰霉病、白粉病等,可通過改善通風條件、合理施肥和使用殺菌劑進行防治。
- 常見蟲害:主要有蚜蟲、紅蜘蛛等,可采用物理方法(如黃板誘殺)和化學方法(如噴灑殺蟲劑)進行綜合防治。
-
收獲與保存:
- 收獲時間:種子成熟后,通常在秋季進行收獲。當果實由綠色轉(zhuǎn)為黃色或褐色時,即可采收。
- 保存方法:將收獲的種子曬干,去除雜質(zhì),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陰涼處,以延長種子的壽命。
鶴崗藍萼鼠尾草作為一種具有多重用途的植物,不僅在觀賞園藝中有廣泛應用,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和生態(tài)價值,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。
品名:鼠尾草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花量大,顏色艷麗,花期長,適應性好。
種植量:1~1.5kg/畝,//結(jié)合實際情況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全新種子/盆栽苗